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油料常识
⊚  首页 >  维护保养 > 油材节约 > 油料常识 > 

为什么燃油添加剂是您爱车“缸”性需求

编辑:驾驶网    来源:驾驶网    2012-03-06    👁5183  
一提到燃油添加剂,很多车主的第一反应就是那是无效的、没用的产品,诚然,根据笔者的调查,大多数车主在使用燃油添加剂以后都无较明显的效果体验,好像用不用都一样。但其实不然,从长期的保养角度来讲,燃油添加剂是您爱车必不可少的“缸”性需求,至于具体原因,请听笔者细细说来。

  一、国内油品质量不佳

  关于中国油品质量的问题,相信各位车主心里都有数。近几年来,各地油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原因首先在于原油质量上,中国50%原油消耗量自中东地区的重质油,含硫量高。其次,我国在原油加工方法和工艺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燃油主要是靠催化裂化、热裂化、延迟焦化的加工方法获得,所以,燃油品质也不能完全符合高标准的要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我国燃油烯烃含量高达30-4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0%以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在销售环节,有的加油站为了牟取暴利以次充好,油的标号达不到要求,或为了提高燃油标号向汽油内加入化学药剂,导致汽油实际胶质含量增高;有的燃油中含有水,有的无铅汽油中含铅量过高;有的汽油中含胶质、杂质过多等等。这些都会直接造成发动机及其它部件的损坏,给车主造成很大损失。

  二、汽车技术的进步对燃油质量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如果把汽车比做人的话,那燃油无疑相当于人吃的食物了,所不同的是,人吃粗粮食物有益身体健康,汽车吃“粗粮”却受不了,越是高档、发动机技术越先进的汽车越是要吃得“精”!

  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可能,很多用机械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应用电子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有力的加速了现代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如电喷技术、汽油机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进气管技术,燃烧速率控制滑片技术,可变排量技术,柴油机高压共轨直喷技术等。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对油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油品质量质量的升级相对滞后,导致汽车厂家斥巨资来改造和升级发动机技术带来的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为何很多进口高级轿车在欧美可以安全地跑上几十万公里不出问题,一到中国在短期内就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呢?同样是中国油品质量满足不了先进发动机的技术要求。

  三、汽车发动机的杀手——积碳

  (一)什么是积碳

  积碳是指燃油在不能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胶质(主要成分是羟基酸、沥青质、加油质等),粘附在进/排气门、气缸边缘、活塞顶部、火花塞、燃烧室)经过发动机反复高温的作用下,不断积累形成的硬质胶结碳。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汽车发动机内燃油系统故障有80%是由于积碳造成的。因此,积碳堪称发动机的杀手。

  (二)积碳产生的原因

  1、燃油质量差,中国汽油烯烃含量高,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和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状物质,或者汽油本身胶质的含量就很高,这些胶质随汽油通过车辆的燃油供给系统进入燃烧室内部,然后和汽油一同燃烧后,就会使燃油供给系统中的喷油器、发动机的燃烧室、活塞环槽、火花塞、进气门背部、进气道等部位产生很多积碳。

  2、城市交通拥堵,使车辆始终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发动机不能高转速运转,燃油或窜入燃烧室的润滑油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燃烧,未燃烧的部分油料在高温和氧的作用下形成胶质,粘附在发动机内部的零件表面上,再经过高温作用形成积碳。

  综上,发动机工作产生积碳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使用劣质汽油或汽车经常处于低速和怠速状态,更会加重积碳的形成。

  (三)积碳的危害

  发动机内部积碳过多,首先是占据了燃烧室内的进气空间,使充气效率降低,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功率;燃烧室容积变小,压缩比会升高,发动机容易产生爆震。还会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发动机容易出现起动困难、怠速不稳以及加速不良现象,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油耗升高、排放恶化。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油品质量不佳,升级缓慢,落后于发动机技术的发展,造成较明显的车油不配,因此,积碳问题在所难免。积碳不多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影响就会十分明显,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发动机损坏。这时,使用燃油添加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确使用燃油添加剂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提升燃油品质,从源头上保证了车辆用油安全。

  2、清除发动机缸内旧有积碳,并抑制新的积碳产生。

  3、提高发动机燃烧性能,带来更多驾驶乐趣。

  4、全面保护汽车燃油系统,延长引擎寿命。

  5、减少污染物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6、改善燃油雾化效果,适当降低燃油消耗。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