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安全问答-7
①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②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③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的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①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②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③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室外疏散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使用。 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 ①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 ②在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③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角一般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综上所述,防烟楼梯间防烟效果最好,更有利于人员疏散,其次是室外疏散楼梯、封闭楼梯间,开敞楼梯间不能隔烟阻火,不利于人员疏散。 42.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消防电梯? 答:普通电梯的平面布置,一般都敞开在走道和电梯厅,火灾时一旦电源切断即被停止使用。因此,普通电梯无法供消防队员扑救火灾用,若消防队员攀登楼梯扑救火灾,根据有关部门对消防队员登楼能力测试,只在九层及九层以下,再高消防队员就没有体力来扑救火灾,故为了尽快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国家消防规范规定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①一类公共建筑; ②塔式住宅; ③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④高度超过32米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43.公共建筑的疏散门为什么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答:公共建筑的人员较多,疏散门是人员安全逃生的必经之地,发生火灾时,惊慌失措的人流会造成拥挤而无法打开疏散门,只有当疏散门朝疏散方向开启,既使人流在疏散门口拥挤也能很快把门推开,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所以公共建筑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而不应使用侧拉门、转门、吊门等。疏散门的最小宽度一般不应小于0.9米。 44.为什么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要设直升飞机停机坪? 45.哪些厂房应采取防爆措施? 答:具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采取防爆措施。 厂房的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2/m3),一般宜采用0.05~0.22;体积超过1000 m3的建筑,比值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0.03 m2/m3。 46.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置消防车道? 47.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为什么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 答:高层建筑依靠室内自救为主,室内消火栓是高层建筑重要的灭火设施,如果各楼层不采用统一的规格型号,火灾时,各楼层的水枪、水带不能互用,必然影响火灾扑救,故室内消火栓应采用统一规格型号,具体要求是: 48.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高位消防水箱? ①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立方米; ②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立方米; ③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立方米。 49.建筑物内为什么一般要求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②水流指示器; ③末端试水装置; ④湿式报警装置; ⑤管道; ⑥水泵等部件组成。 常见闭式喷头有:57℃(橙色)、68℃(红色)、79℃(黄色)、93℃(绿色)四种。 多层、高层公共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发生火灾有时不可能及时发现,设置喷淋系统,不管有人无人,一旦失火,喷淋系统就会自动动作,有效扑救火灾。所以,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都要求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50.建筑物内为什么一般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①触发器件;②火灾报警装置;③火灾警报装置;④消防控制设备;⑤电源等部件组成。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高层建筑、大型建筑不断涌现,但值班人员有限,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只要某个部位失火,火灾探测器就可以很快把火灾信号传递出去,尽早地发现火情。所以,高层建筑、重要的公共建设一般都要求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1.火灾探测器分几类? 答:一般分五类:①感烟火灾探测器;②感温火灾探测器;③感光火灾探测器;④可燃气体探测器;⑤复合火灾探测器。 52.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设排烟设施? 答:高层建筑一般体积大,疏散走道长,一旦发生火灾,烟气不能及时排到室外,一是影响人员疏散,二是影响人员灭火,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故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①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 ②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③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53.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排烟有何要求? 答:排烟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两种方式,当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采用外窗自然排烟时,其可开窗面积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①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平方米; ②当两者合用前室时,不应小于3平方米。 ③当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时,防烟楼梯间应保持不小于50Pa的风压,前室不小于25Pa的风压。 54.高层建筑消防用电对供电负荷有何要求? 答:高层建筑由于依靠室内自救为主,其内部的消防设备较多,有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这些设备都要用电,如果失火时,这些设备没有电,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高层建筑消防用电十分重要。国家消防规范要求一类高层建筑消防供电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不低于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55.高层建筑哪些部位应设应急照明? 答:应急照明是保证人员疏散的灯光照明,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疏散,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应急照明: ①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②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 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③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④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 ⑤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⑥当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时,一般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57.线路形成过负荷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 答:造成过负荷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选用过小;或在线路中接入过多的负载或功率过大的用电设备。 预防措施:要合理选用导线截面,并考虑负荷的发展规划;随时检查线路的负荷情况,发现过负荷现象,应及时更换大截面的导线,或适当减少线路中的负荷,关键是安装适当的保险装置。 58.化(实)验室发生火灾怎么办? 答:①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和保卫处电话报火警,报警时一定要讲清着火对象的性质;同时切断电源、燃气管道,组织扑救火灾; ②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疏散未燃烧的物品,搬运时要注意轻拿轻放;对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性物质和重要资料,要放在安全地点,并派专人看守; ③消防队到达火场后,有关技术人员要及时向灭火指挥员介绍情况,以便正确地实施扑救。 59.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1)化学危险物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架与垛之间应当留有一定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2)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生产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3)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和桶装、缸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4)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60.易燃、可燃液体的特性是什么? 答:易燃、可燃液体的特点是①燃烧爆炸性;②挥发性;③能形成饱合蒸气压力;④受热膨胀性;⑤流动性;⑥带电性;⑦腐蚀和毒害性。 61.化学易燃物品发生火灾怎样扑救?注意什么问题? 答:化学易燃物品性质不尽相同,扑救时对灭火剂的选择性很强。这类物质发生火灾后,首先弄清着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用适合扑救该类物品的灭火剂,正确地实施扑救。 ①扑救可燃和助燃气体火灾时,要先关闭管道阀门,用水冷却其容器、管道,用干粉、砂土扑灭火焰; ②扑救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扑灭液火焰,同时用水冷却容器四周,防止容器膨胀爆炸。但酸、醚、酮等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应该用抗溶性泡沫扑救; ③扑救易燃和可燃固体火灾,可用泡沫、干粉、砂土、、二氧化碳或雾状水 ④扑救自燃性物质火灾,可用水、干粉、砂土、二氧化 碳; ⑤扑救遇水燃烧物质火灾,可用干粉、干砂土; ⑥扑救氧化剂类的火灾,可用干粉、水、二氧化碳。 扑救各类火灾时,一要注意将未燃烧物质疏散到安全地点,防止扩大蔓延;二要注意站在上风方向,如在室内要做好通风,防止中毒。
|